2)第五百九十四章 此乃郑家大女也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坚毅的表情。

  他这话不是胡说的,南方可是东林老巢所在,而闽浙海商又各有党派代言,所以他老人家南下后除了要抢钱抢粮,还要和南方士绅战斗。

  不解决后者,强盗都干不利索。

  但实事求是的说,和海事牵涉各方相比,东林倒不是主要敌人,反而是五党之首的浙党于海事有大牵扯。

  这就是矛盾的另一面。

  这也是为何魏公公突然低调,不和五党交往过深的原因。

  只是眼下把东林挂在前头,很有必要。

  任何时候,主要矛盾都是优先处理的。

  更何况,是当郑家人面说。

  郑国泰笑了起来:“江南之地尽是党人,公公怕是不能如愿。”

  宋青阳也道:“莫说是公公,就是小舅爷在江南也到处吃瘪呢。”

  魏广微没吭声,郑国泰在江南那段日子发生的事情,他可是一清二楚。

  然而别人看不起郑国泰,他却要巴结对方。

  无他,不甘而矣。

  党内于他漠视,自己再不争取,满腔抱负付之流水?

  这次偷偷北上,便是想一睹龙颜。

  “事在人为。”

  有困难要上,没困难也要上,老魏家和东林党的仇恨是铁板钉钉的,容不得魏公公有半点妥协。

  郑国泰笑了笑,不将魏公公这话当回事。

  江南之地,东林经营势力极大,可以说上至士绅官府,下至平民百姓,人人皆颂东林党。就是乡野小儿也知东林大君。你魏案首区区一个内官监丞,又如何能对付得了他们。

  小舅爷说正事了。

  他忙活半年的事。

  魏公公拿起那书,随手一翻。

  他承认,郑国泰请人编的这书真是不错,

  开篇所言那段话更是了得。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此固一切匹夫匹妇之天职,非独指有爵位者而言也。而家庭之教,母教最要,以人之性情,资于母者独多…”

  纵观全书,选取若干古今贤女实例,加以教导。每章最后都有假借贵妃娘娘口吻的评点。

  终合下来,这本书其实是就是上回闹出妖书大案的《闺范图说》的范本。

  只不过,这次直接是贵妃娘娘编著而已。

  在郑国泰期待的目光中,魏公公放下了书,道:“恕咱家直言,这书编是的好,不过,却脱离群众,不能实事求是。”

  “脱离群众?”

  郑国泰愣住。

  “群众即百姓也。”魏公公笑了笑,“搁咱家家乡说法,这本书不接地气啊。”

  郑国泰和魏广微双双失神。

  “咱家觉得,得说些接地气的事。诸如,贵妃娘娘小时候曾于道中拾捡一银锭,于原地苦等失主,不果,又至县衙将这银锭上交。”

  魏公公随口说说。

  “有一次,贵妃娘娘带着小舅爷外出,在车马行买车票时,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带小儿的妇人。那妇人在哭诉,贵妃娘娘奇怪,就问周围人,得知这妇人是去京师看望丈夫的,可一不小心把车票和钱弄丢了。母女俩十分可怜。于是贵妃娘娘就拿出自己的盘缠为这妇人买了去京师的车票。”

  “我怎么不记得?”郑国泰一呆。

  “小舅爷那时不还小么。”

  “是么?”

  “妇人被贵妃娘娘热心感动,上车之前眼含热泪问贵妃娘娘叫什么名字,住哪里。贵妃娘娘不肯说,有围欢群众认出,此乃郑家大女也!”

  带儿子出游三天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