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2章 点拨(2)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生何以认为此战咸国必胜。”

  “老夫清楚,魏郎中是担心晋军按兵不动,任凭黑巾军与咸军消耗,故而只要咸军主动出击,击溃叛军主力,将其拖在咸国,梁国当借兵十万远征咸国,魏郎中以为此战能胜否!”

  “嘶……梁国借兵十万?”

  黑巾军已经占了孙国、长孙国、咸国、徐国、宋国七八个郡县,总面积远超咸国国土,直线距离梁国尚远,梁国此时远征咸国,倒也说得过去。

  但如此一来,有可能引火烧身,促使黑巾军渗透梁国,蛊惑民众发动哗变和叛乱。

  不过索性梁国的识字率和士绅阶层的密度高居列国榜首,富裕程度也是列国之冠,这都得益于同文书苑的功劳,不过百里燕很是担心梁队的战斗力。

  这梁朝瓦解之后,逐步萎缩成了如今版图,被孙国、长孙国、燕国三面环抱,因为梁天子的缘故,还没有大国公然吞并灭国。

  因此梁国的军队除了南征过金雪狄,少说有一百多年没在中原打过大仗,最多在边境剿过匪。突然把十万梁军拉上战场,百里燕不禁怀疑其战斗力到底有多少。

  但话又说回来,有十万人能拉上前线,总比晋军缩在背后不动弹的强,哪怕充当炮灰,好歹也是十万人。想到这里,百里燕追问道

  “那老先生为何要将此事告知在下?”

  “想必魏郎中也已想到,梁军百年未曾有战,将才奇缺,故而梁军抵达咸国之后,需咸军派遣策应使。咸王曾问赵逊,谁人可担策应使,赵逊便推荐了魏郎中,老夫也深以为意,故而才有今日秘见之事。”

  “嘶……令我充任策应使,梁军十万之众,策应使不应该只有一人,我无根无基资历尚浅,二十岁便出任全权策应使,咸王如何向内外朝交代,晋军那里又如何说得过去。”

  策应使职能类似于向导、参军,有点向现代意义的两军通讯联络官,是本队为客军、友军提供的参谋人员,有建议军机权,但没有领兵权。通常是左右都督及以上军职,每一级设一个策应使。

  左都督、右都督各领兵四千,梁军十万人马,就有二十五个左、右都督,另有两至三个大都督,一个征讨将军或者大帅,如此推算,咸军至少需要派遣四十个以上的策应使,职务也必须与对方大致对等。

  百里燕现在的军职是广信军先锋官,没有正式编制,尽是地方军队。充其量是个都统,都统与左右都督差了两个职务。

  更何况给客军充当策应使,本是一件有面子的事,而且还是天子讨逆大军,名义上是正义之师,咸国宗主国晋国怎么能答应呢,怎么也得撸掉一半以上的名额,以巴结拉拢梁军各级将帅。

  “老先生,在下人微言轻资历尚浅,让在下充任一军策应使,未免儿戏了吧。”

  “呵呵,魏郎中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