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4章 航天之父和波音之父的到来_回到过去当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有根据可言的,甚至拿老美的东西做过实验。

  说起来,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几乎是同时起步的。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成功发明设计了第一架小型飞机,首次实现了人类有动力飞翔的梦想,让人类的梦想可以插上翅膀来翱翔,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新奇交通工具的魅力。

  八年之后,旅美华侨冯如在美国制造了中国人第一架飞机,其后另一旅美华侨谭根也成功研制出一架水上飞机,并荣获世界飞机比赛大会冠军。

  随着飞机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国也逐渐意识到其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同年北洋政府开始选派大量留学生赴国外学习飞机制造技术。

  赶上袁大头还在当大总统,美国方面为了在华攫取更多的权益,曾提出帮助中国培训飞潜人才。

  袁大头可不会放弃这个宰大户的机会,表示您得先帮我造就一批飞潜人才后,我再向你们订制武器,并夸下海口表示潜艇百艘、飞机千架,后面咱们合作空间广阔,实际上背地里要为中国飞潜建设积蓄基本力量,然后自行制造。

  1915年,袁大头便命令当时的海军总长刘冠雄从海军中挑选十二名人才赴美学习,并将原本清政府公派到英国学习机械工程的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王孝等十余人转往美国深造。

  其中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王孝四大金刚都被转入了麻省理工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一年左右的功夫,大家便相继完成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其中以巴玉藻的天分最高,以惊人的速度和毅力,仅用了9个月就修完了全部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麻省理工学院于1914年开设第一个航空工程专业课程,巴玉藻是第二届毕业生,这届毕业生只有5人,其中竟有4人来自中国,可见当时飞机理论研究上,我们中国方面并不差。

  了解到他们求学的经历,程诺也在暗自咋舌,仅仅九个月就完成硕士课程,无论是哪个时代都是妖孽一般的人物,何况那可是麻省,不是家里蹲大学,就算天才般如同钱老,也是用了一年才拿到硕士学位。

  当然身为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的师兄弟,巴、钱二人的缘分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在“中国航空之父”认证上,国内学术界普遍有争议,有人认为把荣誉应该给冯如,也有人认为应该把荣誉给杨仙逸,但钱老在这个问题上,偏偏认为要把这个头衔给巴玉藻师兄,这也是程诺一开始把他喊作“中国航空之父”的原因。

  想到这里,程诺甚至想着,等哪次前往美国赚小钱钱,聘请外籍院士时,怎么着也得去麻省理工大学好好感谢一些,不仅出了“中国航空之父(巴玉藻)”,还出了“中国航天之父(钱老)”,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